工程機械行業60年飛速發展
工程機械行業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建國以來,工程機械行業從無到有、由弱及強,走過了波瀾壯闊的60年風雨歷程,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。目前,工程機械行業已經成為我國工業領域在自主創新、品牌建設、國際化拓展等方面的典范。
農業機械化60年:中國特色發展道路
新中國農業機械化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,戰勝了各種困難挫折,探索前進,開拓創新,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和歷史性進步,構建了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體系,進入了農業機械化中級發展階段,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。
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四個階段
第一階段:1949~1980年,行政推動階段。國家在有條件的社、隊成立農機站并投資,支持群眾性農具改革運動,增加對農機科研教育、鑒定推廣、維修供應等系統的投入,基本形成了遍布城鄉、比較健全的支持保障體系。
第二階段:1981年~“八五”期末,體制轉換階段。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,市場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作用逐漸增強,對農機工業的計劃管制日益放松,農民逐步成為投資和經營農業機械的主體,農業機械多種經營形式并存。
第三階段:“九五”初期至2003年,市場導向階段。1996年,國家有關部委開始組織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服務,聯合收割機利用率和經營效益大幅度提高,實現了我國小規模農業生產單元使用大型農業機械的規模化生產,中國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初步形成。
第四階段:2004年至今,依法促進階段。2004年出臺了《農業機械化促進法》,2004年-2009年的中央1號文件都明確提出了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要求和措施。購機補貼政策對農業機械化發展和農機工業拉動效應顯著,農機工業步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。
機械行業信息化在發展
與我國其他工業行業相比,機械行業是最早應用信息技術的行業之一。20世紀70年代中期,我國自主開發成功國內第一個CAD(計算機輔助設計)系統———組合機床多軸箱CAD,20世紀80年代初,我國開展了MRPII(制造資源計劃)、CAD技術的應用。“七五”期間,完成了重點產品CAD、工業自動控制系統開發等6項以采用信息技術為主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,投入應用后,帶來直接經濟效益30億元,我國機械行業信息化也由此拉開序幕。